•       
            
  •       

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位置 :  首页 > 实践管理 > 创新创业教育

关于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立项工作的通知

来源 : 教务处     作者 : 实践科     时间 : 2024-04-25    访问量 : 0

各学院:

为深入推进我校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本科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决定组织开展我校2024-2025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下称“本创”)立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立项原则

1.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管理、运作、完成项目。

2. 注重项目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和项目成果的转化。

3. 注重项目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和互动,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二、 立项内容

1. 创新实践项目。主要面向理工类专业申报,针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而开展的学术科研项目。

2. 研究性学习项目。主要面向文史类专业申报,针对社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利用本专业知识开展的调查研究项目。

三、 申报要求

1. 面向我校校内学有余力并对创新实践、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的本科生开展,由学生自主进行申报;倡导团队协作,组队参与,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队,也鼓励研究生参与(不担任项目负责人);每个项目应有专业教师负责指导。

2. 因毕业实习、论文撰写、就业等影响,原则上毕业班的学生不担任项目负责人。

3. 凡已经立项(或已确定推荐拟立项)的校级“挑战杯”学生科研项目、创业项目,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4. 为了达到项目训练的最大化,各项目除完成项目研究工作外,还需明确项目成果形式,并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完成项目成果,项目实施周期为一年,原则上不予延期。

四、 立项数量

1. 本次项目立项总数为275项,各学院项目名额分配表详见附件1。

2. 本次立项项目,经培育后可在2025年继续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五、 项目经费

1. 项目建设经费由各学院给予资助,资助额度参照往年。经学院验收,学校审核通过的项目,认定为校级“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2.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购置材料、加工测试费、资料费、论文版面费、差旅费、文印费等开支,实行专款专用,不得用于招待、劳务、购置生活用品等与项目无关的开支。

六、 项目申报与管理

1.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填写《杭州师范大学2024-2025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书》(附件2)并交各学院教务科。

2. 学院根据立项名额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经公示后确定拟立项项目。

3. 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应加强管理,做好项目中期检查与过程指导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安排好项目进度,提前做好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的准备工作;项目应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原则上每个项目应有以项目负责人或成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专利授权、实物产品、竞赛获奖等成果形式。

4. 学院将各项目申报材料和《杭州师范大学2024-2025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汇总表》(附件3)的电子稿发送至邮箱:lizihui2255@163.com。申报截止日期为5月30日。联系人:李孜慧,电话:28865125。

5. 经学校审核,公示后最终确定认定项目并公布。


附件1:杭州师范大学2024-2025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名额分配表

附件2:杭州师范大学2024-2025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书

附件3:杭州师范大学2024-2025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汇总表


教务处

2024年4月25日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