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为提高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十四届杭州师范大学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学科竞赛委员会
承办单位:经亨颐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竞赛委员会由教务处、经亨颐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竞赛方案、设计评审标准、组织竞赛巡视、审定竞赛奖次、处理竞赛异议,决定其它有关重大问题等。
竞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经亨颐教育学院,由徐光涛负责竞赛的具体工作和日常事务。
竞赛专家库:为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参赛作品的评审由竞赛评审专家组负责。
二、竞赛主题
(一)竞赛主题
本届大赛以“未来文旅新场景”为竞赛主题。基于浙江文旅发展的资源禀赋和数智时代的创新发展需求,聚焦科技+文旅,关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办公、无人零售、AI 酒店等文旅新场景。旨在利用大学生的创意能力、创新作品,促进浙江文旅产业和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传播浙江文旅新形象、新业态,服务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
(二)竞赛组别
本次竞赛设“数字教育资源类”(含交互式数字资源、微课、教育 APP、虚拟或增强型实验)“动态海报类”“动画类”“ 微电影类”“VR/AR 类”“数字音乐类”“数字科普作品类”共七个类别。
三、参赛对象
所有参赛对象须为我校普通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以 2025 年9月竞赛时间为准)。
四、参赛形式
以个人或团队(动态海报类别不超过 3 人,其他类别不超过 5 人,决赛答辩选手不超过 3 人)形式设计参赛作品;指导教师数不得超过学生数,最多不超过两人。
五、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1. 作品内容健康、科学、向上,有时代气息,体现创新意识。作品(指运行文件、演示文件、源文件)中不得出现学校及指导教师等信息,一经发现直接淘汰。
2. 所有作品须为在校大学生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者的知识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对于剽窃、抄袭或组委会有合理理由怀疑其真实性的作品,竞赛委员会有权拒绝其参加比赛或撤销奖项,并通报作者所在学校,所在学校将被取消评选组织奖的资格。对于已参加过往届竞赛但未获奖的作品不得再次参赛,对于已经获得同级别或高于本竞赛奖项的作品也不得参与本次竞赛。
3. 参赛作品不得含蓄意毁坏、恶意干扰、秘密截取或侵占任何系统、数据或个人资料的任何病毒、破坏程序、电脑蠕虫或定时程序炸弹等程序,一经查明,将取消参赛资格或撤销奖项,并通报作者所在学校。除非特别申明,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非盈利性的使用权。
4. 创作中如使用了素材,务必在报名表中详细注明出处,并取得授权;如使用 AIGC 工具辅助创作,须在报名表中予以注明。
5. 除非特别申明,竞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非赢利性的使用权。投稿作品默认同意主办方将作品用于非盈利性宣传推广。
(二)各类别作品具体要求
动态海报类、动画类、微电影类以“未来文旅新场景”为竞赛主题;数字科普作品类以“趣探科学,巧呈变幻”为竞赛主题;数字教育资源类以“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为竞赛主题;数字音乐类以“越韵·新声”为竞赛主题;VR/AR 类(开发类以“戏说山海经”为竞赛主题;影视类以“千万工程”蝶变:沉浸式探秘乡村新韵为竞赛主题)。具体要求如下:
1.数字教育资源类
交互式数字资源:主题为“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创建交互式数字学习环境,体现智能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至少 1 项个性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个性化反馈、资源推荐和学习建议等等;
微课:主题为“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围绕真实教育场景中存在的典型痛点,介绍如何借助智能技术或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要求不少于 3 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间为 3-8 分钟(含 3 分钟、8 分钟),且画面清晰、讲解透彻、富有吸引力;
教育 APP:主题为“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便捷性,通过智能技术为学生移动学习提供至少 1 项个性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个性化反馈、资源推荐和学习建议等等,类型为 APP,操作便捷、功能实用,能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虚拟或增强型实验:主题为“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体现智能技术在学生实验中的多元应用,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探究需求,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个性化的实验体验。
2.动态海报类:主题为“未来文旅新场景”,要求为系列动态海报(不少于 3 个画面);
3.动画类:
主题为“未来文旅新场景”,片长 5 分钟以内(含 5 分钟);
4.微电影类:主题为“未来文旅新场景”,类型限于剧情短片(含纪录片),片长 8 分钟以内(含 8 分钟);
5.VR/AR 类:开发类主题为“戏说山海经”;影视类主题为“千万工程”蝶变:沉浸式探秘乡村新韵;
6.数字音乐类:主题为“越韵·新声”;
7.数字科普作品类:主题为“趣探科学,巧呈变幻”,短视频及动画形式作品片长 5 分钟及以内、微电影及纪录片形式作品片长 8 分钟及以内;
鼓励各参赛队使用前沿数字技术,围绕大赛主题,大胆创新,设计科学发明制作、趣味实验或自制教具,着眼于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展示科学成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参赛作品为各类科普相关短视频,包括但不限于科学教育短视频、科普实验微电影、科学人物微纪录片以及科普动画等。
所有参赛作品请严格遵守《作品规范》(详见附件2及竞赛网站http://dmtds.zjnu.edu.cn),对不符合作品规范要求的作品做降级或淘汰处理。
(三)提交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须提供:
1. 作品运行文件;
2. 作品源文件(能证明原创性);
3. 数字教育资源类需提供作品演示文件(用于网络评审及公示);动态海报类、微电影类、动画类、VR/AR 类别、数字音乐类、数字科普作品类不用提供演示文件。
4. 作品说明文件(VR/AR 类需提交作品说明 PPT 及 1 分钟作品介绍短片)。对递交材料不齐全的作品,竞赛委员会将有权对其进行降级或取消其参赛资格;
5. 答辩 PPT。
六、表彰奖励
各类别作品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按报名队伍数,各奖项数为:一等奖5%,二等奖15%,三等奖25%,对获奖的多媒体作品给予表彰奖励。各类别一、二、三等奖的奖项总数不超过25项。所有获奖作品由杭州师范大学学科竞赛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并择优选送参加省赛。
七、竞赛日程
2025年9月26日之前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将参赛作品、报名表(附件1)、参赛信息汇总表(附件3)这三份文件,以“参赛类别+作品名称+第一作者姓名+学院+班级”为作品名打包发送至hznuet@163.com。
拟参赛学生请搜索添加钉钉群:31796787,竞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联系人朱琳,联系电话18858263141。
八、异议及申诉
在发现违反竞赛规则或竞赛不公的行为后,参赛队可以向专家委员会进行申诉。申诉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并且要有申诉队员的签名。专家委员将进行复核并给出公正的处理。
附件2:第二十四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投稿作品规范
教务处、经亨颐教育学院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