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观课
为深化全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走深走实,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近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开展全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专家进校”磨课工作。根据工作安排,9月25日,由浙江大学张光新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智丰教授、西湖大学仇建教授组成的专家组进入我校开展现场磨课工作。
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杭师大教务处处长孙德芳、副处长单振宇,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相关教师代表、教务处工作人员等一同参加磨课工作。
专家组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
当天,专家组通过听课观课、文卷查阅、访谈座谈等方式,指导我校科学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专家组对学校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并重点分析和诊断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还围绕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与学生沟通交流
座谈会上,王国银表示,希望通过专家的诊断和校方的及时整改,不断加快师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适配性。他还从顶层设计、分类推进、条件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现场,学校方面及时回应了专家组的提问与建议。孙德芳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和工作指导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以此次“专家进校”磨课工作为契机,充分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分层分类加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据悉,此次“专家进校”磨课工作旨在通过组建专家团队深入各校教学一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课堂实效,实现“一校一策、一课一评”的精准指导,帮助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授课教师打磨教学细节,协助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建立常态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助力提升我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水平。
下一步,学校将根据专家组现场反馈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改,持续推进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迭代优化,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为培养具备AI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